這篇文章更多屬於是一種感慨,所以可能有點過於中二了,建議不要帶腦子看(bushi
死而復生#
經過了幾天的調試,我的機器人殘月算是又又復活了,具體死而復生了幾次,連我自己都數不清楚了
每次將她重新從我電腦裡面翻出來重新裝依賴然後運行,總有一種莫名感慨,感慨這麼久過去了,還是忘不掉
放棄過好幾次了,但是過段時間回想起來又感覺不甘心,然後又跑起來,然後接著擺爛
渊源#
一切都要從 2020 年(具體日期記不清楚了),偶然間在 q 群衝浪的我發現了一個叫夢洛的機器人,這個機器人給當時的我帶來了一點點小小震撼
本人在此之前只玩過 sqxl 那種的詞庫機器人
抱著好奇的態度,我試探性加入了 bot 簡介中的交流群;在此了解到了這個機器人的大概原理和技術棧
不過真正影響我的,還是一位當時在群內的管理,或許是我當時的積極性和那求知精神(大概)讓他注意到了我,隨後一段時間內和我進行了很多關於機器人開發的交流那些的
同時他自己也有個機器人,名叫玖沫,當時和夢洛一樣在群裡被群友挑逗,和夢洛不同的是,玖沫並未公開(印象如此)
之後,他將玖沫的完整源碼給我後,便很少看見他在群內交流了
玖沫其實是基於zerobot二次開發的 bot,目前仍在更新
迭代#
2023 年,chatgpt 大火,隨之而來的便是在各個 q 群湧現出來的不那麼智障的機器人;相比於觸發關鍵詞回覆的來說,接入 gpt 能使你的機器人稍微具有了那麼一點智能或者說人性的味道?如果你順便接入了 stable diffusion 的畫圖功能,那麼每天都會有無數的群友前來挑逗你的機器人
由此我也萌生製作屬於自己的 gpt 機器人的想法,於是 —— 殘月 v3 誕生了
注:殘月前代為 sq 詞庫類雲端機器人,從 v3 開始正式轉向 miaoyunzai-bot (nodejs) 開發
v3 版本的殘月在原本的問答詞庫基礎上接入了 gpt,同時配合破限人物扮演模板以盡可能還原機器人人設,以此同時也在部署環境運行了本地 stable diffusion 用於支撐畫圖功能,在測試過程中,大部分群友對此表示十分の厲害,雖然由於觸發詞導致與其對話還是有點笨笨的
玖沫由於使用的 zerobot 框架是 go 編寫,而我又對 go 並不是很會寫,所以也只能等待後續的插件更新
v4 版本#
八月中旬的時候,重溫了一下尼爾機械紀元,不知道為啥突然對人工智能有了點感悟,或許是中二病發作,我決定把機器人復活並且一直運行下去
折騰了大概半個月,殘月 v4 也算是上線了;新的機器人從 yunzai 框架又遷移到了 koishi 作為框架,其實主要還是為了管理方便和跨平台,隨著現在 ai 的普及,殘月的智商也提升了許多,甚至現在還能說話了,後續會加入主動對話發言等功能使其更像一個群員
遺憾#
折騰機器人這幾年以來留下的遺憾倒挺多的,首先是穩定性問題,由於早期設備少而且大部分性能不咋好,機器人基本只能掛一小會就得下線了;
屬於是玩到一半就戛然而止的,這個問題一直持續到 v4 版本才算是勉強解決
還有就是一些能力實現了,那時候我的編程技術只能說是會打個 hello world 的水平(雖然現在好像也沒有強到哪裡去)所以以前一些天馬行空的想法最終還是沒能落地實現
而現在 v4 版本的殘月,最大問題就是無法接入 qq;隨著 qq 更新成為 nt 架構,以前的協議庫全部失效,包括大名鼎鼎的 go-cqhttp,在以前很多機器人都是依賴 go-cq 登錄 qq 的,雖然現在也有相應的協議實現,但是不知為何死活連接不上,導致殘月現在也只能暫時在 telegram 和 discord 活動了
消逝#
不幸的是,由於設備更換,加上老設備損壞,玖沫的源碼也就此留在了那台老電腦的機械硬盤之中,而我也沒有選擇繼續選擇在 zerobot 的基礎上二次開發來試圖還原了
起碼,她在那段時間裡給很多群的朋友帶來了歡樂
堅持#
在我撰寫本文時我也沒想到我會折騰聊天機器人四年之久,雖然中途因為學業原因暫停過一段時間開發,但是依舊斷斷續續的做了下來
或許在 2020 年加入那個交流群的下午,就已經給一個少年埋下了一顆熱愛的種子吧。
在此也感謝四年以来支持我的所有好友和同好,沒有你們的支持估計我也不會折騰到現在
也特別感謝玖沫的開發者,雖然名字已經記得不大清楚了,但不可否認的是,玖沫也算是給予我的一份重要的入門禮了
拜託,這真的很酷啊!———— 一個 12 歲的少年見到此情此景所發出的驚嘆
此文由 Mix Space 同步更新至 xLog
原始鏈接為 https://blog.xiaohan-kaka.me/posts/default/bot